●粘度,按ASTM D 445:指示流体的流动阻力变化。粘度结果可指示由其它流体造成的物理变化或污染。 ●氧化度,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(FTIR):识别出热降解的有害副产物。润滑氧化表现为一种物理变化。 ●硝化度,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:识别出燃料燃烧的有害副产物。如同氧化,硝化是一种润滑油物理变化。 ●乙二醇,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/ASTM D 2982:识别出是否存在发动机冷却液。 ●烟灰,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:识别出未燃烧燃料的副产物,这也是一种污染。 ●水,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/电热板/ASTM D1744标准中的Karl Fisher法:识别出是否存在水,一种常见和可能有害的液体污染物,可加速润滑油物理变化,快速降低金属表面性能。 ●总酸值(TAN),按ASTM D 664:测量/ 识别出氧化和污染的一种物理变化。酸性副产物。总酸值是一种物理变化。 ●燃料稀释,按气相色谱分析:识别出是否存在燃料,另一种污染物。美孚润滑油
●元素分析,按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(ICP):识别出添加剂和 磨损产物金属。 ●总碱值(TBN),按ASTM 4739:识别出酸中和能力,这是一种润滑油的物理变化。 ●污染监测:颗粒计数、滤膜分析、漆膜倾向指数(VPR)等。 ●磨损分析:光谱元素分析、PQ 指数、直读铁谱、分析铁谱、滤膜分析等.通过分析油样、过滤器、磁塞中固体颗粒的成分、含量及尺寸等信息,探究设备的磨损机理、磨损部位、磨损原因及预测磨损发展趋势。磨损监测的主要手段包括光谱元素分析、磨粒浓度(WPS)、PQ指数及显微颗粒分析等。必要时,还可借助扫描电镜进行分析(确定微区中颗粒的成分)。
化学惰性还使它拥有了超长的使用寿命,一次加注,使用终生,过程中无需更换。
其第二大特点是高比重,每立方厘米1.98克,接近水的2倍。这一特性使它在空间定位所用精密陀螺仪中派上了用场——这种陀螺仪中间的金属球做得很重,才能保证其同心轴很稳,精确度更高。而只有高比重的润滑油才能使如此重的金属球“悬浮”在陀螺仪中,运转自如。
其第三大特点是超高清洁性,决无任何尘埃、杂质。这对载人航天器和空间站的作用不言自明。
其第四大特点是黏度指数大于300,使它具有卓越的耐高低温性能——从+300℃ 到 -110℃都不在话下。王军用家常所用蜡来比喻:低温凝固,高温融化。而这种润滑油在太空极端温度条件下能做到低温不凝固,高温不稀释。美孚润滑油
|